时间:2023-2-3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我国的古建筑里既有恢弘磅礴的紫禁城,又有不使用一根铁钉的悬空寺。虽说一味地说古代建筑强于当代,那是叶公好龙式的思维。但古人的建筑技术、施工制度处处体现了匠人的主观能动性,也为我们留下了叹为观止的景观。

不过,但凡建筑就得面临一个现实问题,那就是是否经久耐用。

除去地震海啸等能导致建筑破坏的天灾之外,大多数建筑的垮塌都是因为人为因素。别看我国古代建筑工艺先进,但在古代各式各样的垮塌事故还是比较常见的。这些垮塌事故,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工匠施工不力、工头克扣材料所引发的。

且看应县的木塔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,赵州桥更是经过了一千三百年的风霜雨雪,至今这些建筑仍坚固耐用。要知道,古代建筑没有应用到钢筋水泥,且施工过程中没有塔吊和大型机械,也没有工程师用CAD制图,那么,为什么古人打造的建筑质量如此过硬?

古代最早的建筑标准是什么?

据史学界考证,是编写于春秋时期的《考工记》。在这本书中,收录了从开工到竣工的一系列规范要求,书中称其为程式。它不但是建筑工匠的指导书,也是相关人员用于检测建筑的标准。这种出台一种既定的政策,用于规范施工并树立检验标准的程式,一直被沿用到了今天。

在所有朝代的程式中,北宋的《营造法式》可以说是最划时代意义的巨著。这部书不但有文字描写,还有图样参考。只要按照这部书里的标准施工,房子保证又坚固又美观。当然,这些程式是参考标准,不是拿来开玩笑的。如果施工方有执行不到位的地方,朝廷将会按照这些指导书中的标准裁定犯罪的轻重,予以处罚。

不论是《大明律》还是《大清例律》,都有《工律》的部分,该部分说的就是对工程建筑犯罪的惩处方案。从非法建筑、瞒报人力,到采用的建材不耐用、弄虚作假克扣料子等,都有相当明确的处罚标准。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,犯罪情节轻的打屁股,犯罪情节重的流放,一旦房子垮塌造成人员伤亡,违反建筑条例的施工方一律“咔嚓”。

年,桂王朱常瀛来到了他的封地衡州。朱王爷要搬来衡州,所以必须得修建一座气派的王府。这可是代表着大明王朝尊严的建筑,是个备受瞩目的工程。对于施工方来说,修建王府的工程无疑是肥差,只要能揽到这个工程,估计这辈子吃香的喝辣的不成问题。按照朝廷的制度,藩王府的工程通常由掌印太监负责监督。

当时,宫里面有个叫黄用的太监倾尽家财,用五万两银子的好处费从掌印太监那里买到了监工的权力,被委任为监造。整个工程用了六年时间,花费的工程款约为五十万钱。王府竣工了,气派的王府让朱常瀛非常满意。桂王兴冲冲地带领一家老小搬了进去,打算在这里享受余生。然而,还没等朱常瀛在这里度过他和新居的第一个美妙夜晚呢,灾难就发生了。

朱常瀛躺在床上,房梁毫无征兆地砸下来,差点将桂王砸成肉饼!王爷差点丢了小命,这还了得?负责监工的太监黄用听说这件事差点被吓死,连忙拿出五千六百两白银送到朱常瀛府上作修缮款,额外给了桂王四百两银子压惊。虽然朱常瀛受到了惊吓,但黄用的“诚意”使大事化小,他并未追究房子的质量问题。然而,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所在,质量问题怎能马虎?

次年三月,衡州遭逢雨季,连日的大雨让脆弱的王府摇摇欲坠。这天朱常瀛起床洗漱时,突然听到一声炸雷一般的响动,跑出寝殿一看,王府的正殿竟轰然倒塌。经过清理,有六名宫女被埋在了废墟下。朱常瀛勃然大怒,立马将这件事汇报给朱由检。朱由检接到举报后,当即派遣相关部门严查。经过一番查办,真相大白。

原来,黄用等人为了能从里面多捞一些油水,所以在设计王府阶段将一些原有的支撑结构省略了,连地基都没夯实。除了石料里掺杂着竹条和河沙之外,连大梁的木头都是廉价的腐木。显然,这已与“程式”的设计相悖。黄用对自己的贪污事实供认不讳,没过多久便被问斩了。不过,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朝廷在处理这件事并不严谨。

这些“豆腐渣工程”中的废料是哪来的?又是何人经办的?为什么会有人生产这种质量不合规的废料呢?

按理说,这种威胁到别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材料商,应该与黄用一样被处罚。显然,光有“程式”是不够的,还得有一套针对工程材料的相关法令才行。令人疑惑的是,其实明末以前就已出现了质量追溯制,只不过在这起案件中我们没看到崇祯惩处施工人员和材料供应商,这其中的缘由恐怕没人能说清。

古代的质量追溯制名为“物勤工名”,就是所有手工业者必须将名字雕刻在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上,由名字作为担保。其实,这有点像现在的生产信息一样,只要有商家的名称和地址在,商品出了问题即可找上门去。明朝时期的大型商品上,不但会写着工匠的名字,还有材料商的名字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,只要抓住其中一人,就能顺藤摸瓜将所有嫌疑人牵出。是为“物勒工名,以考其诚,功有不当,必行其罪”。

当然,有的时候等到房子垮塌,早已酿成大祸。人都被砸死了,追究那些工匠为时已晚。所以,古代也有在施工过程中抽查的情况。只要施工方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,那么便当场将其问罪。

祝枝山的《野记》里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:

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时,一有时间便会亲临现场进行监督,看这些城墙是否坚固。朱元璋的身边跟着几名手持工具的小兵,朱元璋随意来到某处城墙,让人砸开城墙检查内部,看工艺是否达标,有没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。一旦发现有不合“程式”的情况,那么这一整段城墙上到包工头下到施工者,全都集中在一起“咔嚓”。更绝的是,杀人之后还不算完,朱元璋还要“筑筑者于垣中”,像孟姜女的丈夫一样把这些人的尸体填进城墙里。

无独有偶,不单是建筑行业,在其他行业中我们亦能看到类似的质量追溯制。永乐十三年朝廷下达了这样的规定,命令所有织匠在车上烙下编号,将来倘若发现制作的东西不合乎规定,则按照名字抓人,追究责任。几乎所有与“匠”字相关的行业,我国古代都履行者质量追溯制,就是为了防止投机取巧的工匠在制作了不合规的产品后赖账。

当然,信守着诚这一信条的工匠毕竟在多数,他们靠着扎实的手艺和值得信赖的品质吃饭,不屑去搞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。对于这类人,“物勒工名”也能起到作用。例如,某工匠创造出了某种新兴商品,在商品上标注的“物勒工名”即可作为防伪标签,购买商品的老百姓会根据工匠的姓名选择正版商品。

例如传承至今的“王麻子剪刀”,就属于一种“物勒工名”。此外,“物勒工名”也让优秀的商品得到了推广。久而久之,老百姓会主动选择那些由靠谱工匠制作的优质品。所以,在“物勒工名”推出以后,这项政策深受广大工匠爱戴,不论是“国企”还是“民营”,大家均对这种最古老的品牌化标签大有好感。

虽然,古代没有“附加值”和“知名度”的概念,但“物勒工名”给优质商品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。

普天之下的行业那么多,仅靠朝廷出台的质量标准和“物勒工名”的政策,远远达不到监管的作用。所以,聪明的古代人还想出一个解决办法,那就是组织商会,让同行的工匠相互监督,共同提高。

北宋年间,每个行业必须在官府登记自己的行业信息,然后同行推举出一人来当“行头”或“行首”,就是商会会长的意思。担任行会会长的人,除了负责监督同行之外,还要对他们销售的商品进行担保。一旦行内某家的商品出现了问题,“行头”虽然不会连坐,但他的声誉亦会受到影响。打个比方来说,“鲁班会”里聚集的就是当时的木工从业者(包括石工等建筑工)。

不少人都曾为德国、日本的“工匠精神”折服,殊不知在我国古代秉持工匠精神的工匠大有人在。毕竟,在这些质量条例的约束下,很少有工匠敢偷工减料,这不但会有损身为一个工匠的口碑,还会危及到身家性命——造假可是会掉脑袋的。

参考资料: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munw.net/gzjzl/gzjzl/27005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