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1-9-19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小白郎中:中医医案/医话/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浅谈咳嗽六经辨治思路李赛美我作为讲《伤寒论》的老师,也是一位仲景理论的传承者和实践者,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临床心得。《伤寒论》被称为方书之祖,所以研究方药肯定离不开我们的经典《伤寒论》。在这里,我分享的是一个很普通的病,也是个最常见的病——咳嗽,讲讲怎么用六经的思维去指导治疗。咳嗽,既是小病也是个大病。我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咳嗽咳了一年多未愈,想到去找我们广州的钟南山院士。挂他的号要排一年的时间,所以他就只好等了一年。其实是什么问题呢?最后,了解到这其实是一个因高血压病吃了降压药引起的副反应,后来把药一换,咳嗽就好了。我们都记得那年中华医学会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时,主题就是咳嗽,当时提出了慢性咳嗽的概念,也叫综合征。看来,我们中医有一些诊断,以病的概念,或者以证候的概念来命名也有它的道理。因为现在很多疾病的病因不一定十分清楚,所以现在才有“综合征”的概念,实际上就是很多病因还在探讨之中。说到咳嗽,好像没有谁没咳嗽过,但是实际上,咳嗽也是一个很难治的疾病,于是就有“诸病易治,咳嗽难医”这么一句话。我记得大约在年的时候,医院有位年轻的老师,他的门诊量全院排第一,其实他也不是名气特别大,但是他的门诊量最大。这个老师有什么特长?就是会看咳嗽,就看这个病。这个老师一直保持门诊量最大的纪录,到现在他的门诊量仍然非常非常大。所以说,一个咳嗽我们若能够看好,那也非常不简单了。徐灵胎讲到“惟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,治或稍误,即遗害无穷”。所以咳嗽看似简单,其实是一个棘手的病。临床上慢性咳嗽尤其多见,西医的疗效也有,但不是十分的理想,而我们中医则有自己的优势。从病因来讲,风为百病之长。从肺讲,是归属于我们的伤寒的太阳病。本来应该是手太阴肺,但是在伤寒里面,太阴病的概念仅仅限制在脾——足太阴脾,而手太阴肺的功能,则体现在太阳病中,所以说咳嗽还是与太阳有关系。《伤寒论》里不仅仅讨论外感病,现在运用更多的是在疑难杂病,还有危急重症,所以它的指导价值是全方位的。自古名医出经典,自古名医出伤寒,《伤寒论》是作为中医成才之路的一个必修或者是终身相伴的一部经典著作。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点心得,如何将伤寒的六经理论运用到临床咳嗽的辨治。当然我们讲咳嗽重在肺气上,但也有人说,“咳嗽不止于肺”,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”所以我们来看看在伤寒六经辨治中有什么样的相关?1.首先讲太阳的咳嗽。太阳病作为表证,它的咳嗽有一些特点,除了符合太阳病的提纲证,“脉浮、头项强痛而恶寒”外,其实更多的是咽痒、喉咙痒。痒是风,而且它的特点是遇风加重。作为太阳病来讲,根据病人体质的不同,病邪性质的差异,在《伤寒论》里面也分得很细,比如说有表实证的麻黄汤证,也有表虚证,太阳中风证伴有喘的,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。在临床上,咳嗽如果不太厉害,就祛风;汗出的不厉害,但咳嗽比较明显的,可以选三拗汤。三拗汤其实是伤寒方,麻黄汤去掉桂枝。我们一般讲三拗汤作为一个中性方,如果是夹寒的,我们加麻黄,就是麻黄汤。如果是夹热的,加石膏,就是麻杏石甘汤,这是针对邪热壅肺的咳嗽。咳嗽如果夹有湿,舌苔比较腻,我们往往选麻杏苡甘汤。在夏天,尤其长夏,像广东这样的地方,好像每个人都有湿气,所以病人经常会问,“我们吃的很清淡,哪里来的那么多湿气?”其实有时候是自然环境的影响,当然也跟我们的饮食有关。所以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水土也致一方病,这个也是有道理的。2.阳明咳嗽。阳明多是热证,它的咳嗽特点,一是正邪交争比较激烈,咳嗽声音比较高亢,而且咳得厉害,伴有面赤、额头痛,面和额头是阳明经的外候,是阳明经的循行部位。当然病人也有阳明热甚的表现,口渴、喜饮,大便是偏干的,在这里也可以考虑用白虎汤或者是承气汤。其实白虎汤和承气汤,张仲景没有说治疗咳嗽,但是我们可以举一反三。肺与大肠相表里,那么阳明的胃和肠的病变是不是也会影响到肺?我们有些病人咳嗽很久,后来一问他,大便很干结,结果把大便一通,咳嗽就好了大半,所以这是有关联的。如果夹有湿热,可以选葛根芩连汤。病人表现为咳嗽,汗出,这种汗是里热外泄。葛根芩连汤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,是一首非常了不起的方子。如果是太阳阳明合病,仲景还有葛根汤,或者是麻杏甘石汤。这里所说阳明是一种病位的概念,涉及胃和肠,广义上我们讲阳明与阳明病的概念是有差别的,阳明病核心讲的是里实热证。严格说葛根汤证的咳喘,是源于太阳伤寒的。当然它也可以治疗太阳、阳明合病的下利,病因是由于外邪由表入里,内迫阳明,大肠疏泄太过引起的,也可能影响到肺,出现咳嗽的症状,那就要善于抓它的病因。在我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经方班上,黄煌教授讲葛根汤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,除了治疗《伤寒论》中典型的方证外,更多是讲临床如何拓展运用,包括咳嗽。我们讲的抓主症,这个主症到底是什么?有专家提出来,不是仲景提纲里面所讲的那个症是主症,这个主症应该能够反映病位、病因、病机的,这种主症才是有价值的。有时候所谓的副症,就是兼夹症,说不定也是它的核心所在。像葛根汤,如果说葛根汤证,病人有咳喘、咳嗽,也伴有胃肠反应的话,可能咳嗽就会被忽略,但咳嗽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辨治中值得引起重视的合并症。麻杏甘石汤证是太阳、阳明合病,从伤寒角度来说,它应该是一个邪热蕴肺证,是没有太阳病的,但是在临床上,如果夹有太阳病也可以用,关键是麻黄和石膏的配比。伤寒原文讲“太阳病,发汗后,不可更行桂枝汤”,“下利后不可更行桂枝汤”,就是说明麻杏石甘汤证没有表证,但是方剂学讲它可以治疗表证。在原书中,麻杏甘石汤中麻黄石膏的配比,石膏“鸡子大”,这个“鸡子大”到底是多少?你说鸡蛋有小的,有大的,像台湾的鸡蛋就很小,我们现在有些鸡蛋也很大的。有人说30克,也可能是90克,就是看看鸡蛋是怎么样子大小。而麻黄的量是3两,所以原则上石膏配麻黄应该是两个相等的剂量,这个方应该没有解表的作用,如果要解表,我们必须把麻黄的剂量加大,达到表里双解的效果。阳明咳嗽,它跟阳明有关联,但是我们在乎它咳嗽伴随的症状。3.其实少阳咳嗽临床应该是最多见的,尤其多见于慢性咳嗽,病人往往正气不足。伤寒原文就讲了,“血弱气尽,腠理开,邪气因入”,就是说有正气不足的一面,也感受了外邪。这个时候邪传入里,正气也相对不足,抗邪不力,所以出现拉锯的状态,缠绵难愈,而且这种咳嗽往往是阵咳,阵发性的呛咳,气一冲上来就要咳嗽。它也还伴有少阳的表现,如口苦咽干,目眩,而且最关键的是,这种咳嗽往往跟“情”字有关,所以有些人生闷气,跟你讲话讲的很急,很激动的时候,他可能就咳嗽了,这跟少阳气郁有关系,所以使用小柴胡汤,加干姜、五味子。如果太阳未解又兼病少阳就可以用柴胡桂枝汤,加厚朴杏子,也仿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。当然也可以用小柴胡汤、止嗽散,这也是非常好的方法。记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,医院,医院里有很多名老中医。我当时很荣幸地跟一个内科主任,他临床非常厉害。他擅长用止嗽散,我跟他学了两招。第一个,但凡支气管扩张的人,他首方肯定是止嗽散,为什么?支气管扩张其实止血是一方面,最关键是要镇咳。病人不咳后气道冲击力小了,血管就不破裂了,就不容易出血,这是他的第一个方法。第二个方法咳嗽的病人基本上都要加养阴药,大家说痰很多,你还要养阴?他有一个观点叫“增水行舟”,我们只知道大便不通要增水行舟,咳嗽要不要增水行舟呢?我们临床上的感觉是有时干咳很痛苦,反而痰湿咳嗽很舒服,痰若排得很滑、很快、很多的话,咳嗽这个病也就快好了。那么怎样让他痰多、痰滑?加养阴药。所以我觉得掌握老师这两招后,好像效果蛮不错的,当时用他的方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,效果很好,其实这个招法就是以镇咳止咳为核心,再兼顾病因、病机。止嗽散是个时方,如果与小柴胡汤搭配在一起使用,效果更好。如果邪由少阳传到阳明,那就兼夹有阳明的表现了,而且这种咳嗽的特点是申酉时咳嗽加剧,也就是下午三五点钟的时候,此时阳明经气太旺。所以,当有些病人讲“我就在某个点咳的很厉害”,你不要忽略这个症状,可能这个症状就是给你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,你要去思考,为什么他就在那个点咳嗽。申酉时咳嗽加剧,就跟阳明有关,可以用柴胡白虎汤、大柴胡汤。大柴胡汤能够通腑泻热,也能和解少阳,所以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方,使用范围也非常广,我在临床上经常用。对于咳嗽、大便不通畅的,脾气很暴烈的病人,大便一通整个人就爽了,这就是阳明咳嗽。4.太阴咳嗽。太阴病里虚偏寒,病位在脾,脾的运化失职导致了寒湿内盛,所以咳嗽有个特点,就是痰多,而且痰一般是偏白。临床上这种患者是比较多见的,除了咳嗽的表现还有消化道的症状,大便有点烂,一般手脚凉,口不干、不苦、不燥。伤寒讲“口中和”,可以选理中或者四君子、六君子汤,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。有基础病,得了外感,外感引发内邪,常常夹有痰,就可以用小青龙、麻黄汤,等等。如果这种痰化热,变得比较粘稠、颜色发黄的话,可以考虑小青龙汤加石膏,小青龙汤治疗咳喘的效果很棒,如果真的有点发热,《伤寒论》里有定法加石膏。有些病可能是寒包火,咽喉变红了的,我个人喜欢用连翘,人家说为什么你不用银花?我说银花太贵了,主要是考虑到成本太高,病人负担不起,所以最好能够用连翘替代。如果是兼有少阳的情况,也可以用柴胡剂,柴胡厚朴汤、柴胡平胃散也是非常好的,兼顾了太阴,也兼顾了少阳,这是太阴咳嗽。5.少阴咳嗽。少阴病是里虚寒证,少阳咳嗽的人有些是病久了,有些是这种体质的,或是年龄老了,有基础病,或者是小朋友本身阳气不足,所以往往是一有风吹草动,遇到风冷的时候,就打喷嚏流鼻涕,这个最多见于我们现在讲的过敏,如过敏性鼻炎最常见,同时他的手脚凉,大便烂,脉是沉细的。按伤寒有汗、无汗来分,如果是无汗的,用麻黄附子细辛汤,如果是有汗的,我们可以选桂枝加附子汤,还可以加上杏仁、厚朴,那就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再加附子,用附子来温肾阳,护卫阳。6.厥阴咳嗽。厥阴病的特点是易寒,易热,易虚、易实,往往寒热错杂,虚实夹杂,如临床上见到那些复杂的病症,有很多人就把他归结在厥阴病,或者是少阳。当然厥阴和少阳是表里关系,它们有偏表偏里、偏虚偏实的差别,但是共性都是寒热虚实错杂。厥阴病病人的特点除了有咳喘的症状以外,还有热的一面,和寒的一面,寒热错杂。麻黄升麻汤证,病人有手足厥逆,有下利,但是也有咳吐脓血,《伤寒论》最大的汤方就是麻黄升麻汤,十四味药。我的理解是这样:麻黄、升麻两味药能升阳解郁、解毒;有白虎汤中的石膏、知母;有黄芩清肺热;有苓桂术甘汤加干姜来散寒,同时还有天冬、当归来活血。上热是在肺胃,中寒是在脾,综合起来,能够顾及上热、中寒,病人脾胃不好,又咳吐脓血,痰是黄稠的,临床上我们经常用此方来治疗一些比较复杂的咳嗽病症。乌梅丸也是不错的方,乌梅有收敛的作用,对久咳、邪气不太甚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。把《伤寒论》的少阳病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归入到厥阴,就是因为寒热错杂,虚实夹杂的特性。以上是讲的《伤寒论》的六经咳嗽辨治。当然我们说临床最典型,以及重点所在,可能还是多以太阳病为主,但通过重温六经辨治,也了解到咳嗽其实不是那么简单,五脏六腑都可能相关。我们在治疗咳嗽时,结合病机,采取六经辨治,应用《伤寒论》的理法方药来解决问题。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与方法。下面跟大家分享几个案例:第一个案例:1型糖尿病,小朋友有胸水,阴囊水肿,肝肾损伤。为什么要讲这个案例呢?因为大医院病房里面,基本上是中西医结合,这个是没的改的,因为病人来治病病情可能比较复杂,再加上病情也是很重的,所以原则上我们都要中西医结合考虑。但是这个案例除了打胰岛素,基本上是纯中药治疗的,为什么?因为他的家属,强调不用西药,有了他家属的坚决的要求,给了我们这种自信,我们才用纯粹的中医辨治方法来治疗,大家来看看病情是怎么演变的。这个小朋友七岁多,很瘦小,当时小朋友被他爸爸抱着,我还以为是四五岁,后来家长说小朋友七岁,已上小学了。小朋友老是口渴,不停的喝水、喝粥,他是潮汕人。他是1型糖尿病,七岁多才16.5kg,真的很瘦很瘦,1.1米的身高,体重指数就没得讲了,是极度消瘦。这个小朋友是因为一个月前,不太知道什么原因,就出现我们讲的“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消瘦”,夜尿每晚都要两三次。他当时被查的血糖是12点多,家属是非常反对用西药的,所以找了中医看,症状是有改善,但是半个月后又出现非常疲乏,体重还在继续的下降,后来查血糖14点多,最后到医院来治疗。小朋友是1型糖尿病,肯定要打胰岛素了,但家属就是坚决不同意。众所周知,中医西医都可以降糖,但是我们要认同的是哪个疗效好,就用哪个方法。1型糖尿病我觉得是一定要打胰岛素,胰岛素不是说为西医准备的,其实我们中医可以用,我觉得对病人的健康负责是最重要的。所以我跟病人讲一定要用,病人说坚决不同意,我说你如果坚持这样,那我就不给你看了,因为如果这样做有生命危险。正是由于胰岛素的发明,我们1型糖尿病才可以说解除了后顾之忧。尤其我们有些基层的中医医生,可能跟病人讲,你可以不用,甚至有些病人是打了胰岛素,要病人停掉。这是不可以的,我说这是原则问题,这个底线不能跨,我们做专科医生的一定跟病人讲清楚。后来多次劝说,他家属才勉强说,先打一个月(胰岛素)看看。就这样小朋友收住院了。小朋友住院以后,体检颈部有一个淋巴结肿大,腹部有点膨隆,静脉曲张,有点压痛,肝脏摸不太清楚。舌稍红,苔白腻,血糖25点多,酮体很高,尿糖3+,尿酮体2+,所以马上用胰岛素降糖,再加一点中药。我开的方,首先是白虎加参汤合生脉散,开了三剂药,并加了藿香、茯苓。为什么?因为广东湿气特别重。第二诊,这个小孩子精神变好一些,疼痛缓解,但是肚子不舒服,睡眠不好,大便没有,小便多,舌由原来的稍红变成淡红,舌苔薄白,脉细弱。这个小朋友入院后不是待他所有检查做完,才用药,而是边检查、边治疗,所以他的化验单是逐渐出来的。后来看检查结果,肝脏有损害,转氨酶高,白蛋白低,甲状腺功能偏低,有点甲减,糖化血红蛋白14.4%。复查酮体有改善,血糖空腹12点多,餐后半小时17点多,餐后1小时21点多,餐后2小时23点多,餐后三小时22点多,非常高。胰岛素从半小时以后,基本上是很低的。我们正常一个小时以后胰岛素要升高到原来的5到10倍,但他大概是一条平线。二诊的方变了,因为舌质也变淡了,腹部有点不舒服,改用健脾和胃的方法,用四君子汤,也是很简单的方。第三诊,他的腹胀、汗多症状都明显改善,睡眠也变好了,然而空腹血糖三点多,出现低血糖反应了。肺部的检查,胸片少量的胸腔积液,慢慢出现肺部的问题,所以基本上还是用了健脾为主的方。四诊症状变化得比较快,还是继续有低血糖反应。肝脏有点大,阴囊有水肿,有抽痛,因为反复低血糖,我们就把胰岛素的量减少,后来发现肺门有阴影,没有查他其他的相关指标,我们也请了相关的消化科、呼吸科医生会诊,消化科会诊是因为肝脏有问题,转氨酶高;呼吸科会诊是因为肺部阴影,胸腔有积液。后来我们有些医生就说,怎么回事?这个小朋友越治病越多,甚至怀疑小朋友有没有肿瘤。因为他淋巴结肿大,肺部有阴影。我们还是强调健脾补气,水肿还是有的,低血糖还时常有出现,我们将胰岛素再进一步的减量,把中效的胰岛素停掉,只使用了短效的,因为小朋友年龄小,体重也很轻,葶苈子的量也减少了,继续用这个药方。第六诊,患儿症状消失,血糖虽然在一个高位,但问题不大,打胰岛素,血糖波动是非常常见的,但是临床首先有一个原则,尽量不要低血糖,高血糖问题不大,因为他在坚持治疗。阴囊的水肿消掉了,然后我用了四君子合四逆散。这个小朋友到七诊的时候,他转氨酶有反弹,但是其他的检测结果都还好,肺部照片没问题了,阴影不见了,胸腔积液也没有了。到了第八诊,这个小朋友上颚掉了一颗尖牙,十分疼痛,所以一下子血糖也上来了,我在这个方里面加了石膏。因为他肝脏有点不好,消化科建议用古拉定,但病人用了一次以后就出现输液反应,出现了发热、寒战,最后就把这个药撤掉了,改用小柴胡汤,我是晚上跑去病房给患儿开药的。小朋友的爸爸晚上及时熬好药,并当晚就给孩子喝了,随后他烧也退了。十一诊,疼痛也缓解了。第十二诊,小朋友所有症状、体征及化验结果全部恢复正常,而且体重也增加了一些。这个小朋友还在陆续的找我看,效果非常好,而且胰岛素用非常小的量,一天大概只有用几个单位,人长高了,也长胖了。这个案例,看起来可能不太起眼,但因为这个小朋友除用了胰岛素外,基本上是纯中药治疗的,而且病症很复杂。我概括了病案几个特点,第一个特点就是低龄发病,病症复杂,变化非常的快。1型糖尿病,合并酮症酸中毒,有胸水,有肺部感染,肝大,肝损害,阴囊水肿、血钾偏低,白细胞低,白蛋白低,而且两次发烧。第二个特点就是家长拒绝西药,强烈要求中药治疗。因为小朋友一个月前发现糖尿病拒绝西药,所以用中药治疗,症状是有改善,但是血糖还是高,但还是拒绝用胰岛素,最后经过了劝说才同意短期使用,实际上是现在一直还在用。他的爷爷还在说:什么时候能把胰岛素停掉?我说有希望,最近就有人讲到,发现了细胞囊泡的通道,调控机制,可能对以后的肿瘤、还有糖尿病根治带来希望,讲到了这个机理,应该是很可取的,但是现在不行。第三个特点就是坚持中医整体辨治。这个小朋友检查时发现了多器官受损,而中医从宏观、从整体来辨证,抓住他的病机、病位,坚守六经辨证这种思路固本驱邪。其实这个小朋友症状变化这么多,按六经分析,都在三阳,反映了邪实正气尚能与邪抗争,所以我们除了固护他的脾胃,守住中焦,用了发汗的、开表的、渗下的、利水的、和解的药,还有清泻的,方中我加了石膏,甚至后来石膏一直都有,使邪有出路。所以发挥中医动态、个体化的治疗优势,多病同治,一方面能够兼顾到全局,另一方面可愈多病。后来我做了一点点总结。第一点就是要善于用经方,重要是六经的辨治。这个小朋友首先是典型的消渴,渴欲饮水,气津损伤的同时有热,用了白虎加参汤,症状是有改善,但是伤了他的脾胃,方药应该还是比较偏凉,他后面又出现尿少腹胀、阴囊水肿、胸腔疾病,水停太阳膀胱,逆而上行,影响肺胃出现水痞,肺气不利,所以我用了五苓散、葶苈大枣泻肺汤,还用了四逆散。用四逆散的意思在于情志问题,不要以为小朋友没有情志问题,这个小朋友看上去很瘦弱,他原来当班长,因为突然瘦得这么厉害,老师说,“你太累了是不是?班长让别人做吧”。他就躲在班级外面哭,很伤心,其实他心里很好强。所以他的爷爷跟我讲,这个小朋友从来没住过院,您一定要跟他沟通,因为他不知道得了什么病,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,你要跟他好好地说清楚,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。我真的是花了时间去跟他解释,看来他都明白了。后来又因为受了凉,刚刚好一点,外出散步时吹了风,还有换牙齿,再加上输液反应,出现寒战、高热跟少阳有关,用小柴胡加桂枝、加石膏等等,所以说最后用到竹叶石膏汤合六君子,总的来说治疗是在三阳收功。第二点就是虚实,急则治标。病症很急,哪个方面最要紧的,我们就从哪个角度重点考虑,虚证是很肯定的,但是这个小朋友有水湿、痰饮、瘀血、气郁,还夹有风寒,所以我们肯定要多方考虑。第三点就是脏器清灵,脾常不足。这个小朋友非常典型,而且刚才讲了小朋友的情志问题,其实心理负担很重,非常的恐惧、紧张。我用了四逆散与四君子合方,再加上心理的疏导,他本身肝有问题,肝大,转氨酶也高,也说明病位与肝有关,所以双管齐下。应该说要一直坚守“脾常不足”这个基本的原则。第四点是中西医结合。治疗1型糖尿病,胰岛素是不二之选,没得讲的,一定要用的,但是胰岛素的量要慢慢地调整。这个小朋友到后来就用的非常少了,而且他年龄小,身体很弱,体重也轻,再加上肝脏本身有损害,所以原则上是越少越好,这是个基本原则。“不药为上”是我们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,我们绝对不是卖药的,最希望的方法是食疗法,或者是其他的综合治疗。下面这个案例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证型,就是我们讲的由表而内的痰热咳嗽。这个病人长的很高大,男性,35岁,因为受寒,反复咳嗽,咯痰一周。这个病人也是从来不用西药,他一家人都找我看过病,他家里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用西药。他有发烧,痰黄绿色,黏稠,又有怕冷,咽痛,口苦,喜热饮,一个那么大的男子汉,痰是很稠、很热。他说“我这两年体质差,反复感冒”。看他的时候,舌淡苔白,脉数无力。我当时处方用桂枝汤打底,其实桂枝汤和银翘散的合方,是我的最爱。我是温病专业出身,硕士、博士都是读温病专业,但我教《伤寒论》,当伤寒教研室的主任从年到现在,已当了十几年了。现在我主张的是寒温融合,伤寒是温病的祖师爷,它们不是对抗,而是一脉相承的。温病学家是非常崇拜仲景的,大家从吴鞠通的《温病条辨》就可以发现,从写作的格式就可以了解,《温病条辨》的第一方不是银翘散,而是桂枝汤。其实在临床上,我们很多病人咽喉疼痛、咽喉红肿,多是寒包火,所以用伤寒的方开表,然后用温病的方清里,我用桂枝汤合银翘散,这是我常用的合方。这个病人服药3剂以后,痰多了,痰稠、痰黄,但咽痛消除了,仍有点发烧,汗还是比较多。之后他就慢慢转热了,舌苔黄厚,脉浮滑,改用什么方?苇茎汤方作底方,加莱菔子、白芥子、紫苏子,化痰降浊。到了第三诊病人就轻松了,感觉到精神明显的好转,只是晨起有一点点黄痰,但是到了午后痰就变清稀,大便有点烂了,脾虚的症状慢慢出来了,所以最后扫尾还是用六君子。为什么写这个案例呢?这案例的病人跟我讲,他说他咳得快要死了,我说有那么严重吗?我说你咳嗽是好事情,邪有出路,就是排出来你陈年在体内留下的垃圾。他说:是的,咳完以后人就觉得好轻松。这个病人没有吃西药。这样的案例还是蛮多的,他证候的演变和表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“寒包火”,从太阳病、阳明病,再最后走向太阴病,这是三步曲。因为他年纪比较轻,体质相对还比较好,过程很典型。我就是这样一个思路:祛邪重外散外透,因势利导,不要见咳止咳,有些病人一咳嗽就吃止咳药,当时是好了,但病程可能拖很长,因为闭门留寇了。第三个案例,病人咳嗽咳了七个月,是慢性咳嗽。他是今年5月份来看,去年10月份受凉感冒,痰白,但是没有医治好,中药西药都吃过了。他来找我看时,就是白天、晚上都在咳,咽痒,有痰,痰白,不粘,但是他的口水比较多,也有口苦,肢体欠温,而且皮肤还有瘙痒,失眠,大便干。他有过敏的情况,有鼻炎,容易感冒,皮肤瘙痒1年余,还有结肠炎病史。我个人认为,咳嗽跟他的过敏体质有关,所有的这些病症,包括结肠炎都与过敏体质有关。他的舌红苔薄白,脉细弦偏紧,咽喉是红的,抽烟喝酒,但是戒酒两年了。我用的什么方呢?柴胡剂,因为时间拖久了,前面讲到往往慢性咳嗽时间比较长,我就用小柴胡汤。这里还用了一个方,就是温病的升降散,从肺胃、大肠,太阳、阳明一起调。升降散中有僵蚕、蝉蜕、姜黄,本来还有大黄,我没有用大黄,我用的虎杖。因为大黄有时候用了导致腹痛腹泻,而虎杖能通大便但不引起腹痛。还有一个药——制竹蜂,这个方奉献给大家,效果太好了,你们可以去试,真的很多病人用这个方效果非常好。尤其咳久了,咽喉有像葡萄一样的晶莹剔透的淋巴滤泡,亮亮的那种,用了制竹蜂就可以消掉,效果真的非常好。服前方后,咽痒、咳嗽,连皮肤痒都消失了,然后再用六君子调理。病人如果有大便不通,通大便很重要。我在临床上观察有一些肺部感染、肺炎、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,发现一个规律,如果大便烂、腹泻的病人,肺部炎症吸收得比较快。有一次我收一个病人住院,这个病人是吃素的,很瘦,发高烧,后来我去查房,这个病人诉腹泻、水泻,泻的很厉害,查不到什么原因,大概一个星期以后就出院了。腹泻消失以后,肺部的炎症也消失得非常快,让我十分的惊讶。在临床时间长了以后,慢慢去体悟发现,邪有出路,不从上走,就从下走。当然你去止泻,辨治也没问题,但是要知道腹泻也是一种驱邪的表现。他如果大便不通,你就要想到大便通畅对他多么的重要。所以辨治抓住这种湿热、气郁的体质,夹有风、火、痰、瘀,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,可以扶正驱邪,调畅气机。我虽然搞内分泌(专业),但小朋友看得也比较多。当然,如果疾病很特别,我会推荐我们儿科的专家看。第四个案例,这个小朋友说来话长,他的奶奶、妈妈都是我的病人,他的妈妈什么病呢?焦虑症,因为生了两个女孩,家里一直希望有个男孩,这是一个压力。他的奶奶就带着他的媳妇来找我看,后来效果不错,调的很好,怀孕了,而且还生了一个胖儿子。就诊时,这个孩子八个月,平时身体不好,反复地咳喘,总是住院,在我们那边看西医。2个多月的时候,因为感冒发烧,用了很多抗生素,最后用了很大量的抗生素,花了近一万块钱。后来她婆婆说找李教授看看,就带着来找我了。这个小朋友来的时候喘得蛮厉害的,汗也多,流清鼻涕,身上有点红疹,大便次数有点多,偏稀烂的,尿黄,不欲饮,时时还在打喷嚏。舌尖红,苔白腻,他的指纹是淡紫,达气关,里面有热。我用的什么方呢?小青龙汤,但是他的量大家看看,我除了党参用了5克,健脾的药用的多一点,其他基本上是1~3克,麻黄1克,细辛1克,加一些消食的药,开了三剂。第一剂药喝下去,喘就平了。他家长看西医花了一万块钱,到我这里的三剂中药不足十块钱。这个小朋友现在恢复得特别好了,然后就在门外做宣传,帮我做广告,说这个太行了,他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效果。其实我们在座的各位搞临床的都有这么好的疗效,这就是中医的优势。一般来讲,医院如果用了很多抗生素而效果不好的,临床多是寒证。我认为抗生素就是一个寒凉之品,病人会多寒多虚,所以温阳扶正驱邪。但是,应小量短时用药,见好就收,不要长期给药,最后还是护好脾胃为本。第五个案例是妊娠高热咳嗽。这个医院的一个耳鼻喉的西医大夫。那一年正好春节,我回老家。春节那天她打电话给我,说发烧,西医不敢开药,中医也不敢开。她就打电话说请我开方。我开了方以后,第二天打电话说没效,还在发烧。后来才知道因为她的爸爸去拿药,她爸爸觉得我的药太辛散了,就没有放生姜,但我开的方子是有的,因为我辨证认为还是中风表虚,于是就嘱咐她又按我开的原方去抓药,结果第二天就好了,热退下来了。我当时用的是经方,就是一个柴胡剂,柴胡桂枝汤、葛根汤,小柴胡汤做底方,麻黄一直在里面。当时发烧38.9℃,后来38.2℃,然后36.8℃。这个案例就是“有故无殒,亦无殒也”,要根据临床来辨证的,遵伤寒方,谨守病机,顾护胎气。接下来讲一个产后咳嗽两年的案例。这个女病人剖腹产一百天后不慎受寒,然后咽痒咳嗽,不能平卧,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。用过很多很多的药,消炎的、化痰的,症状稍缓解一点,但一遇风寒就又来了,持续咳嗽了2年,她自己都没信心治疗了。当时根据她症状的特点,我用的是柴胡桂枝汤做底方,加了栀子豉汤、桔梗汤合在一起。桔梗汤是《伤寒论》治疗咽痛的方子,用了以后咳嗽是有改善,但还是有痰,痰比较难咳出来,所以我在这个方基础上加了升降散、桃仁、薏仁。我是非常喜欢桃仁,一是可通便,再一个活血化瘀,咳嗽跟痰有关系,咳嗽跟瘀血也有关系。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徒弟讲,他原来见过一个老中医很厉害,专看咳嗽,但这个老中医有一个特点,所有的方里面都要加当归,《本草经》说“当归治久咳”,咳嗽咳久了加当归。痰是什么化的?气血化的,津血化的。痰湿形成,气血津液运化受到阻碍,加上当归有活血的作用,也可以养血。治疗期间,病人来了月经,就调整处方,用桂枝新加汤做底方。这个病人除了咳嗽,还有点小便刺痛,就用了桂枝汤加了一点车前草,清利膀胱湿热。后来咳嗽大大减轻,而且是以晚上咳为主了,这个时候又慢慢加上运脾的药,加了干姜、麦冬,阴阳双补。这个病人前后吃了21剂药,咳嗽基本消除,最关键的是她的咽喉充血全部消除。连增生的淋巴滤泡都消失了,原来淋巴滤泡是一串串的,像葡萄样的。我们在这里只讲了六经辨证的方面,其实咳嗽远远不止这些方法,只是举一些案例,所以我们把仲景方学好以后,大病找伤寒,怪病找伤寒,搞不定的病你都可以从《伤寒论》里找答案。摘自:方药量效关系名医汇讲/仝小林主编.—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猜你喜欢,点击可阅读原文:东海医话:各类咳嗽的中医治疗老中医陈潮祖咳嗽诊治经验赵绍琴:感冒的精细辨治心法//////////千万不要错过春天这个水果,它是中医眼中滋肝肾补肝血之王!还能黑发明目!何任大师: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?周仲瑛: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(都是精华)丁光迪:羌活胜湿汤治疗“五更泻”没想到,“清骨散”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!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(附高血脂验方四首)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神奇!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!古方“三两半”,治腰肌劳损好得快!南师8个方子,治失眠、高血压、肠胃病!推荐阅读98岁国医大师:这是我最后的贡献(经验分享)31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经方大师黄煌—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仲景三个药对,管窥用药配伍核心思想内经中濒临失传的“发”“传”表里别通(开合枢)论与圆运动有异的导引体证气机论--揭秘中医人体气机理论的千年迷雾杨志一:治湿十三法(值得借鉴学习)高建忠:明辨外感内伤,拓展经方运用(全)张立山:谈咳嗽的六经(三阳经、三阴经)辨证——附案例《戴丽三医疗经验选》论著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推荐阅读:-END-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munw.net/gzjjg/gzjjg/2564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